来源:中国教育报刊社
作者:镇冰(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)
《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》显示,我国93.4%的农村未成年人将手机作为上网设备。与之相伴的是,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现象愈发严重,不少农村家长缺乏防沉迷意识和手段,只能眼看着自家孩子被“网”住而无计可施。
一块手机屏幕,如果利用得当,可以成为孩子成长中的“神器”;如果缺乏监管,则会成为毁了农村孩子的“利器”。许多农村孩子在手机的网络世界中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、心理上的安慰,现实生活中的缺失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了补偿,再加上隔代监管无力,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沉溺其中。如何和这块小小的屏幕争夺孩子,是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。
父母的关爱,是手机最好的“替代品”。让农村孩子摆脱手机,首先要将父母还给孩子,努力创造“一家人生活在一起”的社会条件。贵州碧江区大力实施“雁归工程”,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。两年间,该区一共解决了1.5万人的就业问题,2100余户留守儿童家庭的父母回家就业。父母的回归,不仅让孩子有了情感寄托,还可以对孩子进行引导,让其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。另外,就业地也应该出台更多措施,解决异地孩子入学问题,让孩子能和父母在一起。
丰富多彩的活动,是手机的有效“替代品”。据《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》显示,我国农村体育场地面积为6.12亿平方米,连城镇数据的一半都不到,这也意味着一旦遇到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,农村孩子就无处可去。没有可以释放天性的地方,孩子们只能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到虚拟的网络中。丰富活动场所,让孩子们都能找到感兴趣的有益活动,有助于其从手机世界中走出来。所以,加强农村儿童活动基本场地建设,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,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让农村孩子摆脱手机,不仅需要政策支持,还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,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,为孩子找到合适的“替代品”。
原标题:创造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条件才能让农村娃摆脱手机